研究生国家线 – 51调剂网 http://www.taobaojewelry.cn MBA调剂_MPA调剂_考研调剂平台 Tue, 12 Mar 2024 09:08:02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2.14 http://www.taobaojewelry.cn/wp-content/uploads/2022/02/cropped-jiemologo-32x32.png 研究生国家线 – 51调剂网 http://www.taobaojewelry.cn 32 32 管理类2024研究生国家线公布 http://www.taobaojewelry.cn/archives/7394 Tue, 12 Mar 2024 09:08:02 +0000 http://www.taobaojewelry.cn/?p=7394 2024研考国家线 A线 B线 工商管理[1251] 162/39/78 152/34/68 旅游管理[1254] 162/39/78 152/34/68 公共管理[1252] 173/43/86 163/38/76 会计[1253] 201/52/104 191/47/94 审计[1257] 201/52/104 191/47/94 图书情报[1255] 198/51/102 188/46/92 工程管理[1256] 176/43/86 166/38/76

更多研究生资讯请咨询
0769-33510955、13038892266刘老师(微信同号)、13038897799谢老师(微信同号)

]]>
考研只有过了国家线才能调剂吗? http://www.taobaojewelry.cn/archives/3929 Tue, 28 Feb 2023 07:11:36 +0000 http://www.taobaojewelry.cn/?p=3929 考研只有过了考研国家线才有资格调剂。规定,考生如果符合复试条件而不能在第一志愿院校参加复试的,考生档案应送至第二志愿院校或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调剂。 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由于招生计划的限制,有些考生虽然达到分数线,但并不能被安排复试或复试后并不能被录取,对这些考生,招生单位将负责把其全部材料及时转至第二志愿单位,这个过程即称为考研调剂。

须过了国家线才可以上研究生,招不满的学校能招多少算多少,因为研究生不是一定要招满才可以。但是34所自主划线的学校可以自己定分数线,但这34所都是很好的学校,所以分数线都会定的比线高因此可以概括的说,须要过线才可以调剂。

更多资讯请关注51调剂网:www.taobaojewelry.cn
更多考研资讯来自 恒景教育 公众号

]]>
考研国家线大涨,体制内单位应带头向学历通胀说不 http://www.taobaojewelry.cn/archives/776 Thu, 17 Mar 2022 13:45:00 +0000 http://www.taobaojewelry.cn/?p=776 考研分数线的上涨并不出乎意料。不是因为这次考试题目简单,或者这次参加考试的学生水平普遍提高了,而是因为考试人数的大幅增加。图为2022年2月23日,安徽新华学院图书馆自习室坐满了备战考研的学生。

日前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国家分数线公布,绝大多数专业的分数线大幅度上涨,不少专业上涨了10分以上。

考研分数线的上涨并不出乎意料。不是因为这次考试题目简单,或者这次参加考试的学生水平普遍提高了,而是因为考试人数的大幅增加。根据教育部此前公布的数据,2022年硕士研究生考试的报考人数为457万,比2021年的377万大幅增加20%以上。而从招生单位公布的拟招生人数来看,研究生招生总人数增长幅度要低得多。这就必然导致招生分数线上涨。

事实上,近几年来,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不断大幅上涨。由于招生人数的增长速度跟不上报考人数的增长速度,硕士考试的录取率有所下降。根据教育部的数据,2017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为201万人,录取71.40万人,录取率达到35.52%。到了2021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是377万人,录取111.4万人,录取率降到29.55%。而2022年报考人数更达到了457万人,录取率进一步降低也在意料之中。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研究生报考人数甚至比2018年全国本科招生人数422万人还要多35万。虽然报名研究生考试的还包括往届本科毕业生以及具备同等学力的往届专科毕业生等,但是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学生比例之高,已经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考研,似乎已代替高考,成为新时代的“独木桥”。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要去考研究生?真有那么多学生希望从事研究工作吗?恐怕并不尽然。

学历通胀已经成为普遍现象。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本科学历在很多用人单位眼中已经“不够用”了。同样水平的两个人,一个是研究生学历,一个是本科毕业,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会本能地选择那个研究生学历的。但是,很多工作岗位,其实并不需要研究生学历就完全可以胜任。用人单位选择研究生学历的员工,可能付出更高的人力成本。毕竟,研究生学历的员工,其对薪酬的要求,肯定要大过本科生。一些民营企业可以根据岗位而非学历来定工资,但许多包括国企在内的很多体制内单位,工资水平是与学历挂钩的,政策规定研究生学历要比本科学历的员工工资要高一些。尽管本科毕业生可能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塑性,招聘本科毕业生来培养,长期来看对单位的好处可能更大。

从个人的角度,考研究生其实不一定是划算的。虽然考上研究生可以推迟几年就业,也能在几年后就业时更有竞争力,但是,能考上研究生的还是只有少部分人。有些人为了考研,选择一段时间不工作,脱产复习,这样的机会成本就更高。如果是不脱产,边工作边复习考研,那很可能难以兼顾。更重要的是,研究生毕业后找工作的压力未必就比现在小。

要减少“学历通胀”,需要就业市场作出引导。尤其是体制内的单位,在招聘时,应根据实际岗位需要设置学历要求,不设置实际工作中并不需要的高门槛,在实际录用时,也不仅仅因为某个候选人的学历更高而录取。如果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有同等的竞争力,甚至可能竞争力更高(毕竟,只需要本科生的工作要比需要研究生的工作基数多很多),那大家就不必抢着去考研究生了。

学历通胀,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研究生大幅扩招,很多人多读了几年书,拿到了更高的学历。但实际上,市场上并没有足够的为高学历人员量身定做的工作岗位,这就导致很多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也只能去参与相对“低端”的工作,和本科生甚至非大学生抢饭碗。比如此前有一些地方的环卫部门招聘,就吸引了不少研究生报考。又如现在研究生送快递的绝对数字也不小,但送快递显然不太需要研究生学历。

从这个意义上说,受教育程度也未见得是越高越好,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其边际效用可能是递减的。同时,不能带来收入提升的受教育水平提高,也可能意味着社会财富的无谓浪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