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 – 51调剂网 http://www.taobaojewelry.cn MBA调剂_MPA调剂_考研调剂平台 Wed, 18 Oct 2023 08:10:20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2.14 http://www.taobaojewelry.cn/wp-content/uploads/2022/02/cropped-jiemologo-32x32.png 研究生教育 – 51调剂网 http://www.taobaojewelry.cn 32 3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3年秋季学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 http://www.taobaojewelry.cn/archives/5983 Wed, 18 Oct 2023 08:10:20 +0000 http://www.taobaojewelry.cn/?p=5983 9月28日下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3年秋季学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在南校区会议中心103报告厅召开。副校长张进成参加会议并讲话,研究生院/卓越工程师学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本科生院、国际合作与交流部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广州研究院、杭州研究院主要负责同志、学院研究生教育分管同志、研究生教学干事等参加会议。会议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卓越工程师学院执行院长田聪主持。

会上,田聪就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并对下半年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她指出,上半年,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各学院大力支持下,学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精神,不断深化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以打造一流研究生教育体系为核心,统筹谋划学位授权点建设,设置工程博士交叉融合培养项目28项,实施研究生学术学位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实施计划,联合7家电子信息领域国家队挂牌成立了卓越工程师学院,研究生教育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各项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下半年将围绕打造一流研究生教育体系,大力推进学位授权点申报、核心课程建设、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与工程硕博士培养等重点工作,持续推动综合改革落地见效,确保全年目标任务保质保量完成,着力打造研究生教育特色品牌。研究生院各分管负责同志分别就相关工作部署作具体安排。

电子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微电子学院、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广州研究院分别围绕学位授权点申报、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一贯制拔尖人才培养、硬成果学位标准改革试点、校企课程建设等方面对正在开展的重点工作进行了经验交流。

张进成对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上半年工作及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并就做好下半年工作提出要求。他指出,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制高点,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关键“结合部”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策源地,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国家科技竞争的实力。各单位要全面认识研究生教育对学校事业发展的关键支撑作用,在提升学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上出真招,出实招,持续推进学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张进成强调,各单位要对标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的“八个西电”建设对研究生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注重政策研判、支撑服务和需求对接,精益求精完善申报材料,确保学位授权点申报工作高质量开展。二是打造高水平研究生核心课程群,积极调动相关领域的资深教师、科研专家的积极性,组建高水平教学团队,有力支撑高水平人才培养。三是加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内涵建设,充分发挥理事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职能,完善培养质量跟踪机制,推动工程硕博士培养体系重构。四是坚守稳定底线,确保推免录取、研招考试等工作安全平稳,着力构建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需求贡献卓著的一流研究生教育体系。

今年是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年。学校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良好的风貌,扎实做好下半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确保全年目标任务保质保量完成,推动一流大学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为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
武汉大学召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工作推进会 http://www.taobaojewelry.cn/archives/5954 Tue, 17 Oct 2023 02:12:16 +0000 http://www.taobaojewelry.cn/?p=5954 转研招网院校政策资讯

武汉大学新闻网讯(通讯员廖莎、邹玲、胡静)10月12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工作推进会在当代楼报告厅召开。会议围绕主动适应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当前及未来人才重大需求,加快推进学校重点工作,落细落实《武汉大学进一步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着力破解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特色不鲜明、产教融合不紧密等关键问题,加强体制机制和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宋保亮院士出席会议并主持。相关职能部门代表和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研究生教育工作副院长参加会议。

研究生院院长周伟以《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加快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题,详细解读了国家对新时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目标定位,介绍了学校在加快推进改革方面的具体举措,并进行了工作部署。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孙太怀回顾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制定的背景和过程、学校改革方向和方案的具体内容。

宋保亮指出,部署的改革举措具体务实,有很强的操作性。他强调,各单位在推进下一步工作中,要把握四点要求:一是要转变观念,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服务国家需求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和战略重点。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服务需求是鲜明导向、产教融合是关键途径,提高质量是根本要求。二是要快速响应,做到早谋划、早行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当前我校专业学位改革的紧迫性,对标国家要求,按照学校部署,结合单位实际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明确具体改革路径。要注重按需规划发展,突出实践创新,加强行业企业全过程参与,制定好具体行动方案。三是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统筹协调推进改革举措落细落实在推进改革中,各单位要通过系统调研、精准谋划、试点建设、分类实施等手段综合施策。要注重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的分类协调发展,紧扣招生、培养、学位等全过程全链条关键问题,落实质量要求。学校将进一步完善分类评价标准,充分发挥政策激励和资源配置的绩效导向,重点向规模大、质量高、需求强、成效好的专业学位培养项目倾斜。各相关培养单位、职能部门要高度协同配合,进一步完善发展机制,夯实支撑条件,着力破解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成效。四是要严肃纪律要求,加强工作规范。各单位对学校政策制度的具体执行,要严格程序和要求,摒弃惯性思维、惯性做法,效果上不打折扣不走样。要密切关注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主动围绕招生、培养、答辩与学位授予等关键环节,梳理完善管理流程,加强风险研判,制定防范措施,确保工作执行的公平公正和稳定有序。

会议还对加强论文质量管理等专项工作进行了布置。

据悉,在下一步改革工作推进中,学校将更加突出分层分类发展,结合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建设,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复合型人文社科人才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计划,加快培养模式创新。更加突出特色项目建设,在统筹现有项目基础上,重点建设数据科学、机器人技术等跨学科项目,打造规模化、高质量,更具特色和影响力的项目品牌。更加突出机制创新,以推进经济与管理学院试点为契机,切实深化内涵建设,形成示范经验,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全面提升改革成效。

]]>
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会部署工作 http://www.taobaojewelry.cn/archives/5499 Wed, 28 Jun 2023 02:57:17 +0000 http://www.taobaojewelry.cn/?p=5499 6月19日,研究生工作部在成都校区1教403会议室召开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会。党委研工部部长李武生、各培养单位的分管领导、党委研工部思政科工作人员参会,会议由研工部部长李武生主持。

李武生对各培养单位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工作中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他指出,研究生思政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研究生高质量发展主题,围绕培养具有“三农情怀、创新精神、国际视野”的高层次拔尖人才的目标。本学期教育工作重点主要从五个方面扎实推进:一是聚焦需求,研工部组织开展后疫情时代研究生管理调研,深入了解后疫情时代下研究生的真实需求,凝聚共识、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坚持党建领航,扎实开展研究生党建双创活动,筑牢研究生思想根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研究生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强学风建设,构建“校—院—班”多层次多类型的学术活动体系,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四是强化研究生评价导向,树标杆,立典型,优化奖励资助体系,提升奖助育人效能;五是加强整合资源,多措并举,全面提升研究生的就业质量;注重实践育人,丰富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形式,加强与地方政府交流合作,拓宽学生参与政务实习和实践实训平台。

会上,对研究生就业情况研判和备案情况核查、暑期研究生管理及2023级新生提前到校工作、研究生学术活动备案情况及活动组织等近期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对《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办法》等文件进行细致解读,提前部署了2023年下学期初新生入学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无固定工资收入认定、研究生评优评奖等工作。

会议分析了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提出要主动应变,强化“三全育人”,推进思政工作供给改革,着力服务研究生全面发展,更好服务成长成才。与会人员分别从研究生的党建工作、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办法、无固定工资收入认定办法、学术活动、暑期社会实践、就业服务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与讨论。

]]>
2022年研究生教育十大热点! http://www.taobaojewelry.cn/archives/2938 Wed, 01 Feb 2023 09:29:51 +0000 http://www.taobaojewelry.cn/?p=2938 1.党的二十大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一体部署,为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指明前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对“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进行整体谋划,并将“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纳入2035年国家发展总体目标。报告强调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这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部署,赋予教育以新的战略地位与历史使命,为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指明方向。

2.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重要讲话在广大研究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4月25日,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对青年的殷殷嘱托在广大研究生中引起强烈反响。研究生们许下“青春向党、不负人民”“复兴栋梁、强国先锋”的青春誓言,积极投身科学研究,扎根基层实践,青春勇担当,汲取新力量。

3.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启动

2月1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并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新一轮建设正式启动。

《意见》明确了“双一流”建设的新方位、新使命、新要求,对标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以及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目标,更加突出“双一流”建设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导向。名单包括147所建设高校,433个建设学科,其中,基础学科布局59个、工程类学科18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其他学科102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

4.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发布

9月1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这是我国第5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自2023年起实施。新版目录有14个门类,共有一级学科117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1个。此次修订,学科专业目录与国家急需学科专业发展清单并行,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并重,放权与规范并进,在统筹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设置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强化了对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类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础支撑,也是夯实分类培养、分类发展基础的重要举措。

5.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改革全面推进

9月27日,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召开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推进会,授牌18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和4个国家卓越工程师研究院,发布《卓越工程师培养北京宣言》。

会议提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极端重要性,着力破解核心难题,不断深化和加强高校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和模式构建,实现工程教育办学方式从学科专业单一性和独立性向学科大类交叉、校企深度融合模式的根本转变,培养目标从重视理论传授向重视工程创新能力的根本转变,评价标准从唯论文唯奖项等向考察实际创新贡献为主的根本转变,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

6.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研究生教育板块上线

7月14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线研究生教育板块。研究生教育板块在建设中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以研究生和导师为中心,构建功能体系、服务体系、质量保障体系、评价体系,以信息化驱动研究生教育变革。

研究生教育板块目前开放在线课程792门,提供各类教学案例4500余个,汇集20万条博士学位论文题目,融通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平台,汇聚30余万条企业创新需求。研究生教育板块上线以来,研究生教育战线积极响应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各地各校结合自身特点开展试点工作,扩大资源供给,促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转变,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7.国家推广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2月和8月,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和中国科协联合先后发布《关于推广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通知》《关于支持建设一批科技小院的通知》,确定支持建设全国68家单位的780个科技小院。科技小院历经23年创新实践,形成了院士带领团队,师生驻扎生产一线,聚焦农业“卡脖子”问题,从生产中来到生产中去,零距离、零门槛、零费用、零时差的“四零模式”,实现了教书与育人、田间与课堂、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推广、创新与服务的紧密结合,辐射带动全国涉农高校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引导研究生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培养造就了一批情怀与技能并重、面向农业绿色发展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8.首届中国案例建设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9月17日,“首届中国案例建设国际研讨会(2022)”在北京成功举行。本次会议是我国首次围绕案例建设举办的国际性研讨会,来自7个国家地区知名院校和专家代表及100余所高校近400位嘉宾与会。会议发布首批“案例研究”和“主题案例”典型成果,并围绕案例建设、案例研究、案例传播与案例教学进行深入研讨。与会专家学者提出,案例是重要的教学、教材资源,在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促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指明案例建设要融通理论与实践、融通研究与教学、融通自主与合作的发展路径,擘画了案例高质量发展新蓝图。会后,战线在加强案例库建设、认定案例成果、重视案例教学等方面积极行动,掀起案例建设新的热潮。

9.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通关双重“大考”

12月24日,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开考,全国报考人数474万,较上一年增加17万人,再创历史新高。面对组考和防疫的双重考验,教育部做出部署、地方出台相关措施,全力以赴实现如期考试、应考尽考、平安研考。

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国家疾控局就高效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考试组织工作进行专项部署,科学定制防控方案,狠抓落实规范管理。各地根据疫情形势和防控政策及时调整完善组考防疫方案,实施“一类一策”,科学分类施考,跨省借考,强化考点医疗卫生和急救力量。在疫情带来诸多困难面前,教师们始终坚守本色,主动报名到隔离考场监考,带病坚持考务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人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10.研究生教育这十年造就高层次人才大军

6月14日,教育部召开“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成效。十年来,研究生教育紧密服务“四个面向”战略部署,持续完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全国800多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输送了60多万名博士和650多万名硕士。高层次人才不断汇聚,近年来新增院士和国家科技三大奖第一完成人中,我国自主培养的博士均占三分之二左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成员中,超过50%为在读研究生,超过30%为在读博士生;嫦娥飞天、蛟龙入海、高铁飞驰、航母入列,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的背后,我国自主培养的研究生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2561.jpg

]]>
深化研究生教育评价改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核会上表态 http://www.taobaojewelry.cn/archives/2309 Wed, 27 Jul 2022 07:48:20 +0000 http://www.taobaojewelry.cn/?p=2309 “今年9月份,研究生规模将超过15000人,我们将迎来学校研究生教育新的发展阶段和历史机遇,同时,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进入深水区,面临疫情影响和各种风险挑战,这对我们的治理能力和水平提出考验。组织考核交流会,就是围绕校院两级管理,提高质量水平。” 7月23日下午,学校召开2021-2022学年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考核交流会,副校长陈玉林主持会议并提出要求。研究生教育督导组代表、部分职能处室负责人、研究生培养学院(所)负责人、研究生秘书、研究生院全体人员等60余人参加会议。

会上,研究生培养学院(所)围绕《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20-2025)》《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实施意见(2020-2025)》、“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双一流”建设中研究生教育工作、学校 2021-2022学年工作要点等内容,着重就人才培养情况、研究生教育创新性工作、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思路等内容作了详细汇报交流。经考核专家现场打分,最终农学院、植物保护学院、资源环境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荣获“2021-2022学年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动物科技学院、风景园林艺术学院、葡萄酒学院和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荣获“2021-2022学年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特色奖”,顾丹丹等26名同志获评“2021-2022学年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先进个人”。

点评环节,评审专家、研究生教育督导组代表张彦明教授指出,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一年来在研究生思政教育、学位授权点建设、招生、培养、学位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高质量学术成果不断涌现,创新性工作成效显著。希望今后持续加强沟通交流,分享好的经验做法和管理工作心得体会,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与水平。

陈玉林希望各单位以研究生教育工作考核为契机,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守正创新,对标“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双一流”各项任务及核心指标,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完善政策制度,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强“招生关”“培养关”和“出口关”管理,强化研究生分类培养,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上不断发力,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助力我校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

]]>
2021年全年我国研究生教育招生117.7万人 http://www.taobaojewelry.cn/archives/534 Wed, 02 Mar 2022 08:47:07 +0000 http://www.taobaojewelry.cn/?p=534 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21年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117.7万人,在学研究生333.2万人,毕业生77.3万人。

普通、职业本专科招生1001.3万人,在校生3496.1万人,毕业生826.5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656.2万人,在校生1738.5万人,毕业生484.1万人。普通高中招生905.0万人,在校生2605.0万人,毕业生780.2万人。初中招生1705.4万人,在校生5018.4万人,毕业生1587.1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782.6万人,在校生10779.9万人,毕业生1718.0万人。特殊教育招生14.9万人,在校生92.0万人,毕业生14.6万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805.2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5.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1.4%。

]]>
重磅: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 http://www.taobaojewelry.cn/archives/528 Wed, 02 Mar 2022 01:30:33 +0000 http://www.taobaojewelry.cn/?p=528 根据2021年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结果显示,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2.93万所,在校生2.91亿人,专任教师1844.37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0.9年。

一、学前教育

2021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9.48万所。在园幼儿4805.21万人,其中,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4218.20万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7.78%。共有学前教育专任教师319.10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学率88.1%。

二、义务教育

2021年,全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0.72万所。在校生1.58亿人。专任教师1057.19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4%。

全国共有小学15.43万所。小学招生1782.58万人,在校生1.08亿人。共有小学专任教师660.08万人。

全国共有初中5.29万所。初中招生1705.44万人,在校生5018.44万人。共有初中专任教师397.11万人。

三、高中阶段教育

2021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1.4%。

全国共有普通高中1.46万所。招生904.95万人,在校生2605.03万人。共有普通高中专任教师202.83万人。

全国共有中等职业学校7294所。招生488.99万人,在校生1311.81万人。共有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69.54万人。

四、高等教育

2021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3012所,其中,普通本科学校1238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32所;高职(专科)学校1486所;成人高等学校256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43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7.8%。

全国普通、职业本专科共招生1001.32万人,其中,普通本科招生444.60万人;职业本科招生4.14万人;高职(专科)招生552.58万人。

全国普通、职业本专科共有在校生3496.13万人,其中,普通本科在校生1893.10万人;职业本科在校生12.93万人;高职(专科)在校生1590.10万人。

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17.65万人。其中,招收博士生12.58万人,硕士生105.07万人。在学研究生333.24万人。其中,在学博士生50.95万人,在学硕士生282.29万人。

全国共招收成人本专科378.53万人,在校生832.65万人。招收网络本专科283.92万人,在校生873.90万人。

全国共有高等教育专任教师 188.52万人,其中,普通本科学校126.97万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56万人;高职(专科)学校57.02万人;成人高校1.97万人。

五、特殊教育

2021年,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2288所。招收各种形式的特殊教育学生14.91万人,在校生91.98万人。共有特殊教育专任教师6.94万人。

附注:

1.各项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各级各类学校是指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批准设立,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审批设立并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的各级各类学校。所有数据均不包括军事院校和人社部门管理的技工学校。

3.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包括研究生、普通本专科、成人本专科、网络本专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专科等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人数。

]]>